皮角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青未了南下五日有十篇广州沙湾古镇状元 [复制链接]

1#

写在前面的话:当前德尔塔新冠病*肆虐,在又临居家抗疫的日子里,响应*府号召积极参加核酸第一轮检测,坚定信心,同心克难,重新翻阅今年春节期间写的广东游记,也不失充实居家生活的一种好方式。

地点:广州沙湾古镇

日期:年2月11日(除夕)

从入住的广州汉轩美爵酒店出门的时候,大街上车少人稀,今天是除夕,春节放假第一天,人们大多在家准备年夜饭,与门卫闲聊,广州人实行的是朝九晚五的出勤制度,我在二十年前第一次来广州时就有领略,这对习惯了六点早起的我,有些不适应,在路边小摊草草吃了一碗老广云吞,我举手招呼一辆停在路边的*色出租车,这是女儿给我安排的第一天的行程,广州番禺的沙湾古镇,距离我下榻的酒店27公里。

司机说,今天除夕,私家车也陪主人在家过年,以往车水马龙的景象不见,路过珠江大桥,昨晚雨中的小蛮腰露出婀娜娇宠,也不知是哪位网友把螺旋状设计的广州塔称为“小蛮腰”,这一新地标也成为广州珠江新城的网红打卡地。

游沙湾古镇是没有提前做功课的,是女儿推荐的集德贤文化与古建筑一体的4A景点,从古镇西门进入,一个刻满古镇赋的大照壁,在八点的阳光下熠熠闪光,给人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,掩映在芭蕉树下的祠堂古居,环绕在一湾塘水周围,安然地静默了近千年,相传南宋年间,古镇先人辗转至此,在一片沙地上开垦农耕,引水灌溉,经过几十代人的努力,把一个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,建成了岭南粮仓,为感谢丰沛的河水滋养土地,先祖以河为姓,取谐音“何”,从此何氏家族不断发展壮大,繁衍生息,逐渐形成现在的古镇规模保留至今。

常人游古镇看的是自然风光,用眼睛感官,好奇的是不同的建筑制式,深藏在祠堂古屋外形之内的文化内核,是要用心体会的,人类发展的起源史,农耕社会不过数千年的历史,至今三农依旧是基本国策,在满足家族生存条件的基础上,通过博取功名来维持族群的繁衍,但始终执守以农为本的理念,在古镇广场矗立的“何氏大宗堂”见证了这一历史变迁过程,先人为坚守农耕为先的信条,在学而优则仕的古代,设立“留耕堂”,以示后人,土地是生存之母,敬畏土地,是族人传统仪式里的香火,在一次沙河挖掘中出土的一对铁牛,昂首奋蹄,导游说这是保佑河水安全的神牛,在古代耕牛是主要的劳耕工具,当地特色美食“姜奶茶”就是用上好的水牛奶和当地*姜制成的,当耕牛失去劳动力,是被主人供奉养老的。

何氏家族在古镇兴旺发达的主要原因是崇善重教,在古镇中心广场矗立的大牌坊,已经成为文物,想当年,每逢科举揭榜,考取功名的人返乡报功,都会升起状元旗、进士旗的,功名圆满的得意书生,摇身一变踏上仕途,为家族增光添彩,在一方功德碑上,还遗存有清代中举的碑刻,据考证沙湾古镇何氏家族,自明朝以来,先后考取进士以上学位的有四十六位,也不乏状元,进士以下不计其数,任职中央及地方官吏大臣人数在广东省排名第一,至今有何炳林等多人获得国家院士称号,何氏家族集资兴办的子弟学堂,象贤中学如今已跻身广东省十大名校。

在一位小学生的引领下,我来到了位于“何氏大宗堂”对面的“状元楼名点铺”,小朋友手中的大把桃花,引起我的好奇,小朋友告诉我大年初一家家门前挂桃花,是当地的风俗,想起“炮竹声中辞旧岁,总把新桃换旧符”的诗句,只是此新桃非彼“新桃”而已,走进“状元楼名点铺”被一排桃木刻版的点心牌吸引,按科举功名的排列顺序,分为“状元点”、“榜眼点”、“探花点”、“进士点”等等,我点了款报价最贵的“状元点”套餐,在一个状元长案前,用状元笔写下了“金榜题名”四个大字,享受了中榜状元的感觉,店家说,在古时参加科举的后生,出考前,都要吃状元点的,这个习俗流传至今,每年高考前,家长都会为孩子做状元点,祈求好运。

走出“状元楼名点铺”,才发现状元楼的屋脊恰似向上翘起的两只官帽羽翼,这才恍然大悟,沿着古镇的石阶石巷一路走来,在中轴线上的故居大多是同一建筑制式,是功名显赫的何氏人家,两侧的街巷又是另一种建筑风格,可见封建等级的严格,在南方住宅装修中,有权势的人家会在门楣的上方镶嵌有官帽形状的构件,寓意头顶官帽,官运亨通。

有人说文化源于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,古时三月三,在春暖花开的日子,文人相约桃花源曲水流觞,饮酒赋诗,弹琴行乐,在一个鸟语花香的氛围里,总会激发出文人的灵感,音乐的原声,沙湾古镇古树参天,绿意盎然,流水潺潺,在一个雨打芭蕉的夜晚,被誉为“何氏音乐三杰”之一的何少霞,触动琴弦,即兴创作出脍炙人口的广东音乐“雨打芭蕉”,在沙湾广东音乐馆看到原曲乐谱,也充分证明了沙湾古镇是广东音乐的发源地,想像在一个雨夜,穿行在一片芭蕉林,看雨时急时缓,听音高低起伏,音切雨落,音起雨彻,沉浸其中淫雨霏霏,顿生醍醐灌顶之惬意。

在一处沙湾故居,看到一户人家在张贴对联,“门迎百福,户纳千代”,横批“吉星高照”,应主人之邀,进院入堂,对坐品茗,交谈中方知,主人祖上官职四品,大堂上先祖官袍上朝的画像威严肃穆,每逢春节必供奉祭拜,长明灯彻夜通明,高烛续火燃烧,上行下效,主人的孩子已硕士毕业应聘广州一家外企,言谈中主人充满了自豪和骄傲。

古镇的民居比北方的大气恢弘,高挑的屋梁,宽敞的大堂,让人感到光线通透空气清新,想到古时考生头悬梁锥刺股,可能就是指这种用上好的椴木制作的大梁,据说椴木有淡淡的木香,有提神养心的效用,有不腐不烂的作用,这也许是岭南自古出贤德,千年古镇永不倒的原因吧。

不大的院落被主人设计成一个微型园林,各色盆景浓缩了山水景致,错落有致地摆布其中,甚至连墙头都爬满了藤枝繁叶,一座假山流水让整个庭院灵动起来,闭门不闻尘间事,修心养性自逍遥,这不就是我此行要寻找的人生境界吗,在一户古院落里得到了诠释。

与主人告别回头致谢时,猛然发现高大的门楼上精美的砖雕,人物花鸟栩栩如生,感叹古镇匠人的智慧和技能,如今沙湾古镇仿古修缮队遍及全国,为古建筑修旧如旧,保留继承做出了贡献,沙湾古镇盛产金桔,沿街走来,家家户户门前都摆放两盆高至腰部的金桔盆景,在北方报价多元的价钱,在古镇用十分之一的价钱就成交了。

临近中午,在一家大排档,吃了一碗当地美食“鱼皮角”,这是用当地活鲜的鲮鱼去皮,将脊背肉切碎成鱼茸,与橙面腊肉混合制成饺皮,用优质猪肉、鲜虾仁、配以韭*、竹笋、白芝麻等十几种配料合成为馅捏制而成,我在舌尖上的中国“老广味道”节目中看到过,今天如愿品尝,果然名不虚传,角皮爽滑,馅香四溢,有人说风景是带不走的,唯一能带走的是美味,确实如此,至今还回味无穷。

下午两点临上车前,从相对的两条街巷传来醒狮表演的锣鼓声,这是古镇为今晚除夕之夜醒狮表演的彩排,两队醒狮狭路相逢,各显其能,大展舞姿,可惜只闻鼓声,不见狮影,好在看过电影醒狮表演,也就不遗憾了,权当这醒狮锣鼓是欢送锣鼓了。

“一世功名千古传,沙湾古镇出圣贤,万般下品读书高,科举高考药不换。”当晚临睡前,在下榻的酒店我写下了第一篇南下游记打油诗。

壹点号一枚松子

找记者、求报道、求帮助,各大应用市场下载“齐鲁壹点”APP或搜索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